12月27日上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当青春遇见非遗”项目成果汇演暨表彰大会在湖南雨花非遗馆顺利举行。雨花非遗馆领导、非遗传承人导师、我院副院长李端阳、副院长李志奇、副院长黄宇驰、翻译系、英语系等系部7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大会由雨花非遗馆董事长郭存勇先生致开幕词,五名非遗传承人导师和郭存勇、李端阳担任比赛评委。

我院参加活动师生
在此次汇演中,剪字、瓷刻、女书、棕编、拓印、茶道、香道共七组同学根据一学期的所学所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了别具风格的汇报形式,向大家介绍了每一个项目所蕴含的工艺流程、文化内涵、传承人小传,同时展示了各组精心设计文创产品,现场表演了剪、刻、书、编、演等学习成果,获得了现场传承人和师生的频频掌声,让大家亲身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一个多小时的汇报表演之后,根据非遗传承人导师和学院领导进行现场打分,2017级翻译专业的瓷刻-曾晶组和剪字-曹心悦一组并列第一,其他组分获二等奖、三等奖。

学生现场表演剪字

学生展示各小组撰写的课程实践报告
李志奇在致结束词时指出:“‘当青春遇见非遗’项目是对文化内涵与工艺程序的深刻理解与深度体验”,并对接下来的项目翻译工作提出打磨中文经典,吸纳外国学员,面向世界宣传,推进论文写作、报刊杂志发表,促进横向和纵向课题申报的畅想。
“当青春遇见非遗”是雨花非遗馆和我校馆校共建品牌项目之一,今年10月,我校将“非遗”融入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中,通过与湖南雨花非遗馆的深度合作,以“当青春遇见非遗”为主题,在翻译专业的《中国语言文化》课程中设计“非遗”系列板块,同时结合专业实习,就宝庆瓷刻、江永女书、长沙棕编等7个非遗项目深入调研。该项目旨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让当代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助力非遗在新兴青年群里中的传播与传承,让更多年轻的血液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之中。
当青春遇见非遗,青春就有了份量;当非遗遇见青春,非遗就有了活力。许多参与此次项目的同学纷纷表示:他们从这次学习中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感受到传承非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位获奖的同学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撰稿:王书鲲、 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