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党群活动
党委概况
党建活动
学习园地
工会活动
党建活动
学院首页 > 党群活动 > 党建活动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6次集体学习
发布时间:2025-09-30 作者: 访问次数:

  9月29日下午学院党委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6次集体学习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旁听巡听组张学文陈永华杨文龙同志列席指导。院党委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研讨。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曾晓峰主持。 

  会议伊始,全体与会人员集中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胜利》。随后,曾晓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及上级相关精神,重点传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暨中央层面工作专班总结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校党委会暨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重要内容,深刻阐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图1 全体人员观看党员教育电视片《胜利》

  在集中学习环节,学院党委副书记何晓东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带领大家回顾抗战历程,深刻领会讲话中蕴含的历史启示与时代要求;副院长王润华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于《求是》杂志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一文,深入解读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党委委员、小语种系支部书记戴可可聚焦《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八章《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开展专题领学,引导与会人员强化作风建设意识。 

  集中学习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学习内容,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分管工作及岗位职责,展开交流研讨 

  王润华在中心发言中谈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抗战历史融入教育教学,将抗战历史学习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立足外语学科特色,推动抗战精神传播与外语教学、学术研究、国际交流深度融合;三是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切实把作风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何晓东在交流发言中谈到,伟大抗战精神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精神资源。未来将从四方面发力,推动抗战精神融入学生工作:一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二是强化民族气节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三是锤炼学生斗争精神,让学生敢于直面成长难题;四是拓宽学生全球视野,鼓励学生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践。 

  戴可可在交流发言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从“两个结合”与“文化自信”阐释抗战精神的历史必然性、当代价值及复兴支撑作用;提出外语教育领域应通过“四个融入”(党建育人、教学思政、教材资源、课程模式)传承精神,从校、院、个人三层建立成效检验标准,强调外语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专业,创新传播载体,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鲜活素材。 

  李丽辉在交流发言中谈到,行政人员作为学院服务师生的“窗口”,一强化服务意识与效能,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师生“少跑腿、多办事”;二力戒形式主义,坚持实干导向,以研究生培养方案调整为切入点,广泛征集师生意见,高效推进方案优化;三严守纪律廉洁底线,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规范履职行为,推动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蒋艳成在交流发言中谈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做好学生工作,一方面将抗战中外互助故事、外语工作者爱国事迹融入思政课堂,指导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抗战故事;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工作信息化滞后、协同育人不足等问题,提出建立精细化信息数据库、搭建多方联动育人平台的解决办法。 

  最后,曾晓峰作总结讲话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深学细悟伟大抗战精神,统筹推进育人与发展。既要将抗战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又要发扬斗争精神,聚焦硕士点建设整改、教风学风优化等重点任务,靶向发力、攻坚克难。二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对标师生期盼优化服务。动态梳理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不高、服务不优、管理不细等问题,立行立改;党员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争做勤学善思、担当作为、清正廉洁的表率。三是严守廉洁纪律要求,筑牢节日安全防线。“双节”将至,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遵守廉洁纪律,加强教职工廉洁教育;同时做好节日值班值守与应急处置,确保学院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环境。 

  此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在学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旁听巡听组的专业指导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为学院后续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footer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23122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处技术支持